top of page

​癌症治療的新曙光!?

​癌症治療的新曙光!?

​癌症治療的新曙光!?

LEARN MORE

 諾貝爾醫學獎自1901年成立以來,在生理學與醫學獎項中,共頒發110次、219位學者專家獲獎。其中,因進行癌症研究而獲獎的學者數量僅有10位,約佔全體人數的4.5%。根據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獲獎名單顯示,在百年歷史中,會注意到癌症治療的科學發現的確漫漫長路。

​歷年諾貝爾生醫獎-癌症相關得獎者

 2018年的諾貝爾獎頒給免疫細胞治療,對其他癌症病患來說,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,瑞典卡羅琳學院的著名免疫學家,也是諾貝爾委員會成員的Klas Kärre曾在2018年頒獎典禮受訪表示:這幾年來,已經有很多患者接受此方法的治療,現在我們能看到長期效果,它非常具有說服力。國際權威科學期刊Science也曾在2013年將癌症免疫療法列為年度最佳突破,表示該治療方法已受到國際長期關注!

 在台灣,早期因受限於人體細胞實驗規定與醫療相關法規,故無法開放人體細胞免疫療法可以運用於癌症的常規治療中。直至2015年,在公共政策網路平台就有超過5,000人遞交連署提案,希望台灣當局能全面且快速的開放細胞免疫療法用於癌症治療上,而衛福部經討論後,於2016年有條件解禁,但病人需為「危及生命或嚴重失能」、「台灣內尚無適當藥物或替代療法」,且醫師需訂定「附屬計畫」,經申請通過後才能進行

 

 隨著細胞免疫療法的技術不斷進步,加上國際學者專家對此治療手段的前景看好,同時又需顧及台灣癌症病患的治療殷盼,衛福部於2017年7月就「細胞及基因治療產品管理法(草案)」進行廣泛意見蒐集

 

 推動此一法案的背後推手,是台灣癌症免疫細胞協會的創辦人—紀君霖理事長,其協會成立初衷便是提供癌友一個新的可能,希望能給所有癌症病友及家屬不同的建議,同時監督政府、杜絕不法團體,保護病人和家屬是唯一目的。

 根據衛福部統計,2017年癌症醫療花費創新高,達到932億元,為了增進全民福祉,衛福部於2018年將癌症免疫新藥納入健保給付,開創台灣癌症醫療新的一頁。

然而,此新藥上路仍有重重關卡與限制:

一、病患的肝、腎、心肺功能、體能等須合標準,且經過化療、標靶治療都無效,生物標記須         符合數值。

二、病患需先通過三項檢查報告。

三、待健保署宣布開放給付,由醫師直接上網為病人填表申請表格,並附上病人相關完整的三         項檢驗報告,完成登錄後接著申請號碼牌,代表病患取得審查資格。

四、健保署邀請審查專家醫師在14天內完成上網登錄審查,通過者健保署予發放通過審查之號         碼牌。

五、最後還得等待三個月後,主治醫師向健保署提出病患使用藥物反應報告,如果藥物完全反         應或是部份反應,可持續給付用藥;但是,如果病患沒有反應,甚至惡化,代表免疫藥物         對病患無效,健保署將停止健保給付用藥,將名額轉給其他需要病患。

衛福部表示「由於癌症免疫療法是經提升病人系統攻擊癌細胞,抑制癌症擴散或延遲惡化,因此若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統有缺陷,就不適合接受免疫治療。」

 由衛福部核定之細胞治療技術施行計畫顯示,並不是所有癌症都適用免疫細胞治療技術,目前多施用於肺癌末期患者,以及腎細胞癌、膀胱癌皆有成功案例,然而,病友須經過醫師評估,若藥物無法成功作用,或家裡經濟狀況無法負擔龐大醫療支出,醫師就不會建議嘗試此療法。

 雖然台灣的健保福利制度揚名國際,但對於癌症相關政策的推行,仍有許多進步的空間。尤其是佔比42%的其他癌症患者,他們雖是相對少數,但罹癌人口亦逐年增加不可小覷。現今新聞報導中,有關癌症的相關報導,多圍繞在五大癌、新藥、名人罹癌,或老生常談的抗防癌資訊,少見對其他癌症的關注,期望未來政府機關及新聞媒體能提供另一道曙光,多重視其他癌症的訊息報導或資訊提供,照亮更多正在與癌症拚鬥的癌友 !

bottom of page